電子報
2022.11
訂閱退訂

 我們看重「健全的生命品格」!

我們深信父母與師長的「言行榜樣」與「價值教育」,是培養孩子「生命品格」與「公民責任」的重要關鍵,可以引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看重全人發展的思考,與釐清價值後的審慎行動。 我們期許孩子在「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人與生命信念」四個生命面上,都能建立優質的生命信念,作出優質的生命選擇,並且活出優質而健康的豐盛生命!
 
 
  本期目錄 教學資源  【3-9年級】【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繪本】-女孩經
【3-9年級】【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繪本】-男孩精
【3-12年級】【性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影音】-性不性由你決定
【10-12年級】【性別與多元文化】【刻板印象】【教案】-統計看世界?以統計數據分析全球性別議題與情感教育發展趨勢
【家長與老師】【網路安全】【書籍】-脫癮而出不迷網: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人物故事  ● 台灣首位女法醫尹莘玲-「為救受虐兒」,她 39歲捨棄安穩高薪,由醫師轉當法醫
進修時間 ●【線上研習】可「融」可「主」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與教學
●【學術研討會】「2022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面對時代挑戰的永續發展教育」-「性別教育論壇」
●【學術研討會】「東亞社會家庭的持續與轉變」國際研討會

●【視訊研討會】2022戒菸專線國際視訊研討會」
文章分享 ●現代人青春期延遲成長 25歲才成熟!
研究導讀或報導 ●親子互動、父母工時如何影響兒童上網行為?
●臺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發表記者會
學術研究 ●後疫情時代大學生性教育的推動:線上學習與反思寫作之應用
●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的關聯
專業知識 ●性傾向轉變的可能性
調查統計 ●愛滋病統計資料、兒童及少年性剝削被害人行為態樣X年齡X性別、2022臺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2022年臺灣國高中生飲食習慣調查結果、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
新聞集錦 ●”110年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飆升 請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法禁電子煙”、”戒菸專線國際視訊研討會 盼國際經驗助青少年戒菸”等相關新聞10則
 
 
教學資源  
【3-9年級】【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繪本-女孩經

我是女生,有一天上廁所的時候,我看到一攤血,以為有命案發生了!又有一天,我自己的褲褲裡出現了咖啡色的渣渣,不會吧,紅豆怎麼會跑到這兒呢?這一切都是跟我長大的過程有關係。每個人的身材、長相、個性都不一樣,原來,我即將蛻變成女人。在變成一個女人之前,我要知道許多事。《女孩經》這本書,是我們每個女生的寶典……。更多資源
  
.................................................................................................................  
【3-9年級】【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繪本-男孩精

我是男生,我有小鳥!每個人的身材、長相、個性都不一樣,小鳥長得當然也不同。在某一個階段,我的小鳥和我一起長大,變成男人。在變成一個男人之前,我要知道許多事。《男孩精》這本書,是我們每個男生的寶典。…想問不敢問或不知該問誰、不方便也不輕易向別人吐露的一些心底話,有秘密、有喜悅,這本書絕對能幫助成長中的青少年健康快樂的長大,讓每個人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認同和接受。更多資源
 
.................................................................................................................  
【3-12年級】【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影音-性不性由你決定

「楊偉諾是個年輕學生,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差點和女朋友依貝偷嚐禁果,但兩人仍在最後一刻及時拒絕與尊重彼此。影片內容講述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包含身體自主權、身體界線、性霸凌、性侵害、性騷擾等等。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更多資源
 
.................................................................................................................  
【10-12年級】【性別與多元文化】【刻板印象】
教案-統計看世界?以統計數據分析全球性別議題與情感教育發展趨勢

˙教學時間:150分鐘(3節課)
˙本教案為臺北市107 年度高中職性別平等教育【性別與情感】融入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比賽優等教案

本課程以「全球性別議題發展趨勢」中的「勞動參與育」、「玻璃天花板指數」、「性別落差指數」、「就業行業人數占總就業行數的比率」、「工業及服務業的平均薪資差異」、「各服務業的平均薪資差異」、「育嬰留職停薪」等指標,並結合高一數學第二冊的《統計》單元,利用統計數據及圖表,引導學生探討全球長久以來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是否已經改變?進而讓學生思考不分性別,都應該正視男女平等的問題,並且能夠了解如何用適合的統計圖表分析資料的重要性。更多資源
 
.................................................................................................................  
【家長老師】【網路安全】
書籍-脫癮而出不迷網: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如果你的孩子以死相逼,吵著擁有自己的手機;如果他一碰到網路就「上得去,下不來」;如果你用「因為你還小,等你長大就能用手機了」無法說服孩子……當你翻開這本書時,你不再是孤軍奮戰,也不會手無寸鐵、孤立無援,相反地,你將擁有更多辦法,迎接數位時代無可避免的教養挑戰。…陳志恆老師籌備一年的最新力作,教導我們該怎麼建立數位教養的正確觀念、羅列出家長最常面臨的十三個孩子3C成癮問題,設身處地地提供最實際的解方,面對在「網海」中載浮載沉的孩子,我們都可以用溫和且堅定的方式,陪伴孩子脫「癮」而出。陪伴孩子成長,很辛苦,但也很甜美;放下3C,認真凝視孩子,我們一起持續練習。更多資源
 
.................................................................................................................  
人物故事  
》台灣首位女法醫尹莘玲-「為救受虐兒」,她 39歲捨棄安穩高薪,由醫師轉當法醫(104職場力)
其他相關報導:我完全沒意識到法醫界沒有「女」法醫就闖進來了(Cheers)

她是台灣首位女法醫尹莘玲,行醫逾35年,有三分之一從事法醫工作。本來是病理科醫師的她,曾受地檢署委託做死因鑑定,卻覺所學不足、赴美深造,回台辭去了高薪醫師工作,投身環境不佳、薪水剩三分之一的法醫工作。而解剖台上的受虐兒,讓她決心走到前端,在孩子活著時伸出援手,秉持著「多教會一人,就多一人阻止暴力」信念,下一步,是拯救驗傷難度更高的受虐老人。更多資源
 
.................................................................................................................  
進修時間  

【線上研習】可「融」可「主」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與教學。龍芝寧主任分享可「融」可「主」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與教學。不管是採取融入或是發展主題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均致力於素養導向教學轉化策略運用,包括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將學習情境化、脈絡化,重視學習歷程、策略與方法,將學習表現予以實踐並促進學習遷移。並能突破傳統知識型紙筆評量,透過多元的學習任務,真實評量反映學生在性別議題上的態度與行為,並落實在自身的生活脈絡中,藉此精進教師們可「融」可「主」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與教學歡迎線上觀看

【學術研討會】「2022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面對時代挑戰的永續發展教育」。由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將於2022年12月9日、10日舉辦。
性別教育論壇」將於12月10日舉辦。性教育是性別平等教育的重點之一,目前的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論述中、往往偏重社會學觀點,較少論及性教育中的性健康部分。「性」實際上影響一個人的全人,不論是談性平教育或性教育,我們都應該以全人的身心健康為目標。因此,本論壇將邀請幾位醫師及教授,從醫學的角度來探討性別平等教育中的性教育,希望補足性平教育較為欠缺的一角,讓性/性平教育更符合「全人」、且更「全面」。線上報名(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5日)。

【學術研討會】「東亞社會家庭的持續與轉變」國際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華人家庭研究計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將於2023年3月24-25日舉辦。徵稿中(即日起至2023年1月10日)。

【視訊研討會】2022戒菸專線國際視訊研討會」國民健康署委託彰化基督教醫院於2022年10月20日主辦。會上邀請4位長期投入戒菸專線之國外專家學者擔任講座。

 
  .................................................................................................................  
文章分享  
現代人青春期延遲成長 25歲才成熟!
「目前腦科學的研究跟心理學的發展,對“青春期”這個概念的定義,已經跟之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樣了。傳統上都說12歲到18歲是青春期,但是依照醫學的發展觀點來看,已經往前提了兩年,從10歲開始;同時也往後延了7年,到25歲結束。由於營養的充分取得,以及過多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所以在10歲腦部下視丘(hypothalamus)開始釋放啟動腦下垂體和生殖腺的激素時,青春期就開始了,陸續出現第二性徵;青春期會被說到25歲才結束,是因為大腦的前額葉,歷經青春期的修修剪剪,直到25歲才算完成,少數人是在30歲後完成。這是我們討論青春期的親子關係的大前提,也是很多青春期問題出現的大背景。…… (閱讀全文)」更多文章分享
 
.................................................................................................................  
  研究導讀或報導  

親子互動、父母工時如何影響兒童上網行為? (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 研究發現:年紀越大的兒童上網的時間越多;男生比女生在上網和打電玩上花了更多的時間;親子互動和父母的工作型態也都和兒童上網、看電視、打電玩等行為有緊密的關聯。親子互動頻率較高的家庭,兒童看電視、上網的時間較短,打電玩的頻率也較低。此外,由父母的工作型態對兒童的上網行為影響的研究發現:媽媽有就業的孩子容易增加看電視、上網的時間,打電玩的頻率也有所提升。父親的就業則只和兒童的上網行為有所關聯。這樣的研究發現也反映出女性可能仍是家庭主要的照顧者,所以媽媽的就業對於兒童的行為有較大的影響。重要的是,即使控制了兒童的背景資料、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和親子關係等研究變項,父母工作的型態仍和兒童看電視的行為息息相關。(閱讀全文) 」更多研究導讀或報導 

 
  臺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發表記者會 (兒福聯盟)
校園裡的微歧視狀況嚴重嗎?調查發現有超過三成(32.1%)的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以微歧視想法對待身邊的同學,舉凡「為了好玩故意叫同學不喜歡的綽號」、「覺得身心障礙同學應該去特殊班上課」、「不想和功課不好的人做朋友」、「聯合其他人一起排斥自己討厭的同學」等,都是兒少在校時經常遇見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有微歧視想法的男生(44.8%)明顯高出女生(26.8%)約兩成之多。此外,調查也發現一成以上兒少缺乏正義感,14.2%兒少認為「個性有問題或是白目的人,才會被霸凌」,譴責被害者的心態,以及有12.8%兒少覺得遇到霸凌事件報告老師是一種打小報告的行為。如果有微歧視想法的兒少,正義感認知會更低,以「為他人維護正義,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為例,有微歧視兒少高達51.8%認同,比例顯著高於沒有微歧視兒少(38.6%)。旁觀者正義可能為影響霸凌事件後續發展及嚴重程度的重要關鍵,越多的微歧視而不自知,不但讓校園氛圍更不友善,甚至助長霸凌蔓延。更多研究導讀或報導 
 
.................................................................................................................  
  學術研究  

後疫情時代大學生性教育的推動:線上學習與反思寫作之應用
林秀純、盧瑞華、宋素卿(2021)。台灣性學學刊,27(1),93-110。
「大學時期是發展親密關係的重要階段,為了培養學生具備性與親密關係的正確知識、態度、價值觀和技能,教育部近年推動「大專校院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實施計畫」。然而COVID-19疫情讓原有性教育的推動方式受到挑戰,趨使實務工作者重新思考替代方式。本研究因應後疫情時代大學生性教育推動之契機,提出透過線上學習與反思寫作以推動大學性教育。故本研究從大學生性知識、性態度與性行為研究、線上學習、反思寫作與性教育應用策略做一文獻回顧整理,並提供實務觀察與應用情形及其限制。建議性教育實務工作者未來推動性教育時應善用學生喜歡網路科技與傳播媒體之趨勢,開發大專院校性教育線上教學教材與教學模組,輔以反思寫作讓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融入反思,促進學生對性教育意涵的深化學習,透過沉澱、轉化並澄清自己對性的感受、價值和態度,以達到性價值澄清與正向性態度的目的。」更多學術研究


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的關聯
黃軍義、吳俊翰(2020)。台灣性學學刊,26(1),31-63。
「本研究探討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的關聯,以及其相關議題。在研究方法上,採取無記名自陳式問卷在線上蒐集資料,共計有611位年滿18歲的台灣民眾接受調查。本研究以t檢定、相關分析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視各變項間的相關,並以逐步迴歸分析檢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對強暴迷思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一、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彼此有關,相關係數在.42~.75之間,形成其關聯的潛在變項稱為包容缺失基模;二、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皆能預測強暴迷思;其中,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可解釋男性強暴迷思43%的變異量;女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可解釋女性強暴迷思36%的變異量;三、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接受度皆高於女性;年齡愈大、教育程度愈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強暴迷思接受度有愈高的趨勢。最後,就研究結果意涵、實務應用、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提出討論。」更多學術研究 

 
.................................................................................................................  
  專業知識  
性傾向轉變的可能性
「性傾向是否可能轉變?根據性傾向研究專家 Diamond 與 Rosky(2016)回顧眾多追蹤長達十年以上且樣本數多達萬人以上的研究,發現性傾向是可能會轉變的。以 Savin-Williams、Joyner 與 Rieger 於 2012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為例(如表 4-2 所示),在第一次調查中,5.7% 的男性及 13.7% 的女性被同性吸引。經過六年的追蹤調查,原 5.7% 被同性吸引的男性中,有 43% 轉變被異性或雙性吸引;原 13.7% 被同性吸引的女性中,有 50% 轉變被異性或雙性吸引。更進一步的分析這些轉變的男女當中,不分男女都有 66% 的人轉變成被異性吸引(呈現於第三欄的數據)。而第四欄的數據則顯示有 8% 的男性及 11% 的女性從異性戀者轉變成同性戀者。根據這些長期且大樣本數的追蹤調查,Diamond 與 Rosky 歸納出一個結論:性傾向是可以轉變的。而且即使不經過任何協助,性傾向也可能會「自然」轉變(香港性文化學會,2017;國家地理雜誌編輯部,2017)。」閱讀全文  更多專業知識
 
.................................................................................................................  
  調查統計  

愛滋病統計資料:最新統計月報、危險因子統計表、年齡別統計表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被害人行為態樣X年齡X性別(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2022臺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兒福聯盟)
2022年臺灣國高中生飲食習慣調查結果 (兒福聯盟)
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1004公布)

 
.................................................................................................................  
  新聞集錦  
110年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飆升 請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法禁電子煙(2022.10.24)
戒菸專線國際視訊研討會 盼國際經驗助青少年戒菸(2022.10.20)
戒菸專線國際視訊研討會:
https://youtu.be/nebK6jcoHgQ
2022戒菸就贏比賽得獎者 戒菸半年後再檢測(2022.10.01)
校園無門禁/電子煙氾濫!教育部修法形同「放生全國學生」老師哀嘆「不敢搜書包抽屜」(2022.10.17)
疫情催生毒寶寶增多? 毒性共伴兒科醫吐露憂心(2022.07.31)
國小校園驚傳成毒窟?!︱小二小三生竟淪為吸食者!!(2022.10.22)
兒少沉迷電子產品父母最高罰5萬元 立院法制局:建議刪除罰則(2022.10.23)
解決兒虐問題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討援助照顧風險家庭(2022.9.02)
疫情之下 兒虐通報未增、嚴重度卻上升 新型態兒虐浮現(2022.11.03)
繼父長期凌虐女童遭判4年2個月 兒虐案刑度失衡法界籲修法(2022.10.18)
 
 
▲TOP
 
 


©2012 真善美教學資源分享網
2013.08.01 至 2016.10.31,本網站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負責維護建置。
2013.08.01 至 2015.10.31,本網站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2016.11.01 起,本網站由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性 / 別教育發展中心」
(Center for Sexuality/Gender Educatio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原「性別教育研究中心」)維護建置。